低碳產品背膠銅箔(RCC)基板介紹與觀測

2024/09/02
一、    背膠銅箔發展概況
        背膠銅箔(Resin-Coated Copper, RCC)是一款新型的PCB材料,雖然這項技術已經問世有段時間,但受限於製程技術無法達到應用端的需求,使得RCC材料從理論走向應用的時間有所延宕。
        以RCC材料製成的基板有別於傳統的銅箔材料,過往PCB的銅箔基板以玻璃纖維布來當作核心層,再運用樹脂固化上下黏貼銅箔,進而成為一張銅箔基板。然而,RCC基板則是不使用玻離纖維布作為核心,直接在樹脂固化上下黏貼銅箔,使基板變得更加輕薄。
        RCC主要應用於高密度互連(HDI)板,能夠支持更細的線路和小孔設計,進一步提升電路性能。根據國外媒體報導,Apple積極嘗試將基板材料改成RCC,為產品內部釋出更多空間,藉此容納更多零組件,而據傳近期即將上市的Apple Watch X(暫稱2024年發表第十代產品)則已使用RCC材料的電路板,不過主要是應用在載板端,推測是用在邏輯IC。目前在基板端的應用尚須克服RCC材質較軟、支撐性能較差之問題,因此產業預測Apple最快2025年的iPhone主板才會採用RCC材料,現階段尚無法完全取代傳統CCL材料。
        目前RCC材料的發展以日本的味之素公司(Ajinomoto),以及臺灣的聯茂領先同業,兩家業者早於2021年就投入研發、送樣測試等階段,並與Apple進行配合,取得供應商認證資格。除此之外,目前台光電、三菱瓦斯、日立,三家業者也積極搶進RCC材料市場,將與味之素與聯茂進行競爭。

二、    PCB採用RCC材料帶來優劣勢分析
        由於以RCC材料製成的基板不含玻璃纖維布,有助於提高PCB的訊號傳輸性能,同時還能減少延遲。不過為了達到前述優勢,RCC材料製成的基板將面對更加嚴苛的製作條件,以下將分別說明RCC基板的優劣勢:
  • 優勢:
1.    提高PCB的穩定性和可靠性:RCC優異的耐腐蝕性和導電性有助於提高PCB的穩定性和可靠性,使其在潮濕的環境下不易損壞
2.    減少延遲和電阻:RCC良好的導電性有助於減少PCB的延遲和電阻,並且少了玻纖布,進而實現更快、更可靠的訊號傳輸
3.    降低厚薄度:RCC彈性性、延伸性高,可在製程中形成各種形狀,有助於PCB朝薄型化、細線路、窄間距、維持高層數的發展,而其耐磨性可確保PCB的耐用度,降低摔落撞擊時元件脫落的問題
  • 劣勢:
1.    需要高穩定性的張力控制:由於銅箔一但發生皺摺就無法回覆,而產品就無法使用造成損耗。需使用低張力生產RCC,同時在張力切斷時,減少壓輪的使用,可改以用S輪或吸引輪方式,以降低皺摺的發生
2.    穩定塗抹的厚度:經常會有邊厚的現象,需要在塗佈處做調整,明顯的邊厚會減少收捲長度,降低產品良率
3.    烘箱的清潔度:由於RCC使用細線路製作,因此需要控制烘箱內的粉塵與異物,應該要控制其潔淨度在Class 1000以下

三、    RCC基板有望成為低碳產品首選
        由於玻纖布生產相當耗能,須先將原料經高溫熔解後,拉製成非常細小的絲,再將幾百條的絲集束成紗,成為玻璃纖維紗,織布後再應用於PCB中。根據產品碳足跡網站,生產一公斤玻纖布的碳排為2.76公斤的二氧化碳,雖然缺少了玻纖布的RCC能進一步降低碳排,然而此方法在減碳上依然有些風險和隱憂,主要是因為RCC的生產,需求更複雜的製程和拉長加工時間,整體工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,依然需要評估是否少於生產玻纖布所產生的二氧化碳。
        儘管在製程階段的減碳效益仍有疑慮,但若考量RCC整個生命週期的二氧化碳排放,省去玻纖布也代表著原材料的獲取,以及物流運輸的碳排得以減少,因此對於板卡的業者而言,至少就省去範疇三運輸的碳排產生。而終端產品也因RCC的高導電性和低阻抗特性,可節省電力耗損、延長電池壽命,雖然不見得能在製造階段就取得減碳效益,但在後續的產品使用階段,RCC的特性必然能達到低耗電、高效率的使用優勢,進一步降低品牌業者在範疇三產品使用的碳排放。

四、    RCC材料未來展望
在技術優勢與應用上,由於RCC不使用玻纖布,直接在樹脂上黏貼銅箔,使其具有輕薄的特性,同時提高訊號傳輸性能並減少延遲,這使其在高密度互連(HDI)板和ABF載板中有著重要應用,尤其未來在智慧手機、智慧手錶、平板,以及筆電等電子產品中具有廣泛應用潛力。
        其次,針對市場需求,隨著電子產品向輕薄化、高性能化發展,市場對RCC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成長。尤其是Apple計劃在未來使用RCC基板,這將成為推動市場需求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環保永續和節能減碳的趨勢也推動了RCC基板的發展,因其不使用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能源的玻纖布,且在終端產品的使用可獲得節能高效的效益。
        在產業發展上可以觀察到RCC材料市場中,台灣的PCB供應鏈,包括聯茂、台光電及南亞電路板等公司,都正在積極布局RCC基板的生產和認證。聯茂作為台廠之中最早能量產的RCC廠商,並已進入Apple的供應商認證階段,未來有望成為主要受益者;而南亞電路板則為載板廠中已採用RCC的廠商。而這些公司相當看好未來RCC基板,在5G和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長潛力,並積極與終端品牌客戶合作進行產品認證。
        RCC材料即便具有相當多的優勢被視為明日之星,但其實RCC材料在發展上也面臨相當多的挑戰,包含像是在生產環節需要更高的製程要求,對於設備的投資以及精細的製程技術。同時,RCC材料的韌性與支撐性相較傳統CCL材料還差,恐將影響終端的快速應用。
        此外,RCC材料市場的發酵也還需要時間,在目前產能有限的情況下,RCC材料要一舉取代傳統材料還是有其難度。不過,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加,RCC基板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大規模應用,提供智慧手機、智慧手錶或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,創造新的應用商機,並可能帶來供應鏈的洗牌。

本資訊來自經濟部產發署113年專案計畫,計畫名稱:113年印刷電路板產業淨零碳排推動計畫。